一、防衛過當的時間要求
依據刑法規定,正當防衛行為的實施必須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正在進行”一般理解為不法侵害已經開始,但是尚未結束。
何謂已經開始,在法律界存在眾多不同見解,如“現場說”“臨近說”“著手說”等。本文選擇幾種有代表性的學說分述如下:
(1)“現場說”強調以不法侵害人進入到現場為標準來作為不法行為的開始標準,但行為人進入了現場到實施犯罪行為,需要一定的時間間隔,而且我們很難判斷行為人究竟是要實施犯罪還是其他,而此時任由防衛人主觀臆斷不法行為人已經進入現場,就實施所謂的正當防衛,很容易引起正當防衛的濫用,似乎不太合適。因此,該說側重保護了防衛人利益,但忽視了不法侵害人的一些的權利,有其不合理性。
(2)“臨近說”強調要直接面臨不法侵害人時才可以開始防衛行為,這是不利于保護防衛人利益的,可能等到直接面臨時,往往會來不及防衛就已經遭受侵害了,此時,在時間要求上過于苛刻,不利于正當防衛的實施。
(3)“著手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有時難以認定怎樣才算著手,而且對于一些突發性的犯罪,往往從著手到行為的結束需要的時間很短暫,而此時要求犯罪人開始著手才實施防衛行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可能使防衛不到位,不利于對被侵害法益的充分保護,似乎不妥。而且,對于“著手”本身,在刑法學界的爭論甚大,如何認定著手,本身即是一個問題。只有在那些有預謀的,有計劃的故意犯罪中采取著手說比較適宜。
二、無過當防衛的條件
無過當防衛賦予了防衛人無窮的防衛權,因此必須對無過當防衛的使用嚴格把握,以免濫用,使得防衛權蛻變為私刑權,造成社會混亂。必須明確無窮防衛是正當防衛的一種。因此,除了沒有限度條件外,正當防衛的其他四個條件:
(1)起因條件。
1)必須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僅限于犯罪行為。不法侵害的范圍,應該包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3)不法侵害必須是現實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壞性、緊迫性的不法侵害行為。4)不法侵害通常應是人所實施的。
(2)時間條件。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是指正當防衛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實行,不能實行事前防衛和事后防衛。所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
(3)對象條件。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是指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并不影響正當防衛的成立。
(4)主觀條件。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是指防衛人主觀上必須出于正當防衛的目的,即是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不是出于上述目的,不能成立正當防衛。
三、防衛過當的特征
我國刑法第20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這是正當防衛的法定概念。
從上述概念看出,正當防衛的主要特征:一是防衛人的行為是同不法侵害行為作斗爭的正義、合法的行為,其給不法侵害者所造成的損害,乃是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所必要的,不僅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反而對社會有益;二是防衛人實施正當防衛的目的,在于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其主觀上不僅不具有危害社會的故意,反而是為了保衛社會。因此,正當防衛屬于排除犯罪性的行為,受國家法律所保護,也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合法權利。
同時,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了“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就是說,只要防衛人的防衛行為沒有明確顯著越過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所需的界限造成過于的不必要損害,都屬于正當防衛;只有防衛人的防衛行為明確顯著越過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所需的界限,造成較為懸殊的不必要損害,才屬于防衛過當。在近代刑法理論看來,正當防衛是將本來應由法律保護的利益在法律力所不能及的緊急情況下,賦與公民以自力救濟的一項正當權利。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承包荒山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3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復議工作的意見
2021-03-01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