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構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的有什么規定?
對單位犯罪主體的界定,在司法界認識不盡一致。所以,不能構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沒有什么明確的規定。可以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由于《刑法》總則第30條關于單位犯罪的規定,幾乎虛化得不成其為單位犯罪的概念,只是對單位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宣言式規定。
法律規定:
●刑法中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節 單位犯罪
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的解釋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討論了刑法第三十條的含義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如何適用刑法有關規定的問題,解釋如下: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司法解釋(按時間先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法釋[1999]14號
為依法懲治單位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對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綜上所述,無論自己所在的團體是不是屬于能夠構成單位犯罪的主體,個人或者單位都不得作出違法犯罪的行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以道德為底線,以法律為準繩,時時刻刻約束自己,不要越過紅線,踏入雷池。同時,在犯罪的時候,也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勞務派遣聘員無固定期限如何賠償
2020-11-15學籍檔案去向
2020-12-10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