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犯罪類型出現在當今社會中。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法律在對各種犯罪都有這較詳細的司法解釋。而單位犯罪作為較特殊的一種,在大家的概念里模糊不清。下面小編就我國對單位犯罪的司法解釋的相關問題為大家做詳細的解答,方便大家在遇到相關法律問題時可以大家幫助到大家。
刑法中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節 單位犯罪
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的解釋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討論了刑法第三十條的含義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如何適用刑法有關規定的問題,解釋如下: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司法解釋(按時間先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法釋[1999]14號
為依法懲治單位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對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區分主犯、從犯問題的批復》 法釋[2000]31號
在審理單位故意犯罪案件時,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不區分主犯、從犯,按照其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處刑罰。
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現行法律對單位犯罪有著較詳細的標準。單位犯罪作為一種以單位、公司、團體危害社會論以單位犯罪處理。但如個人開立公司開展違法犯罪活動,這里不做單位犯罪處理,只追究個人個人犯罪行為這里大家要特別注意。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銷合同甲乙方規定
2021-01-16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