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裁定和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判決在以前封建時代指官府斷案,現在指司法機關對審理結束的案件作出裁決的行為;裁定是指行政或司法審判機關在審理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對訴訟程序問題和某些實體問題所作的一種處理決定。
(一)判決是對當事人雙方爭紛的事實進行認定與處理。而裁定一般適用于訴訟程序。
(二)判決必須用書面形式表現出來,通常審判結束后,法院都會給當事人判決書。而裁定既可用書面形式,又可用口頭形式。口頭裁定作出后,記入筆錄即可。
(三)上訴、抗訴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審民事判決的上訴、抗訴期限為15日,而不服第一審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為10日。裁定書是裁定的書面形式。其格式、寫法和署名,與判決書基本相同,只是內容相對簡單。
(四)在一個案件中,發生法律效力并被執行的判決只有一個,而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個。
(五)判決和裁定作出的依據不同。裁定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但是判決根據的法律是實體法,例如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等,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后階段作出。
二、判決和裁定的生效時間
(一)判決、裁定作出之日立即發生法律效力包括:
1、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無論作為第一審人民法院,還是作為第二審人民法院,其作出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2、依法不準上訴的判決、裁定
依法不準上訴的判決包括:依照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名單案件,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依法不準上訴的裁定,指除了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駁回起訴的裁定之外的裁定。
依法不準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3、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所作的判決、裁定
除了作出之日起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的判決作出之日起15日內,裁定作出之日起10日內,當事人不提起上訴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二)二審判決生效時間
我國法律對一審判決生效很明確,自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為上訴期,過15日未上訴的判決就生效。而二審判決作為終審判決,并沒有上訴期,二審判決何時算生效沒有明文。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審結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決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不管是裁定還是判決都是法律用詞,代表的也是一種威嚴性,是不可抗拒的存在,從古至今法律的制定這方面也越來越完善,這也是導致最后社會越來越和諧的結果,等待一段時間會出現的結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任何人不得忤逆。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判決宣告后發現漏罪怎么處理
刑事判決書上訴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3醫院漏診如何賠償
2021-01-28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