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關于“安樂死”定性問題對實施積極的安樂死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安樂死”一詞源于希*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我國的定義指患不治之癥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于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
不作為的安樂死(消極的安樂死),是指對瀕臨死亡的患者,經其承諾,不采取治療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維持裝置)任其死亡的安樂死。這種行為不成立故意殺人罪。
對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應盡量給予醫務上的治療和精神上的安慰,以減輕其痛苦。人為地提前結束患者生命的行為,還難以得到一般國民的認同;即使被害人同意,這種殺人行為也是對他人生命的侵害。特別是在法律對實行積極的安樂死的條件、方法、程序等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實行積極的安樂死所產生的其它一系列后果不堪設想。在法律未允許實行積極安樂死的情況下,實行積極安樂死的行為,仍然構成故意殺人罪;既不能認為這種行為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條的但書為根據宣告無罪。當然,量刑時可以從寬處罰。
故意殺人罪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在法律未允許實行積極安樂死前,實行積極安樂死的行為,仍然構成故意殺人罪。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款還不上可以用股權抵押嗎
2021-02-24重婚的法律責任
2020-11-23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戶口遷出房屋變空心房,拆遷補償比正常房屋低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