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兩種行為方式的認定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同于“違反國家規定”,前者的范圍更為寬泛。如前所述,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但一些專門的法律、法規對特定領域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有專門規定。此外,違反部門規章等關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的,也可以認定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根據信息來源的不同,此種行為又可以區分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和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實踐中需要依據有關規定,準確判斷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否“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而不能僅以是否經權利人同意作為判斷標準。例如,為了偵查、起訴、審判工作的需要,依據有關法律向司法機關提供有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信息的,雖未經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許可,但屬于合法提供。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對此,需要著重把握“其他方法”的范圍問題。“竊取”是指采用秘密的或者不為人知的方法取得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其他方法”,是指“竊取”以外的其他方法,如通過收買、欺騙等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實際上,竊取也是非法獲取的方式之一。關于“其他方法”是否必須自身具有非法的性質,即其他方法是否只包括詐騙、脅迫等自身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而不包括購買、接受贈與等自身不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存在不同認識。我們贊同從行為人獲取行為的本質屬性角度加以判斷,而不論獲取行為是否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即只要行為人沒有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依據或者資格而獲取相關個人信息的,即可以認定系“非法獲取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會被超期羈押
2021-02-05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欠款律師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7上市公司是什么
2021-02-28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