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多家樓盤捆綁車位銷售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自今年元月開始,合肥樓市捆綁車位銷售逐漸在各大區域的熱門樓盤當中蔓延開來,先買車位才能買房成為很多熱門樓盤的常態。在消費者大呼如此銷售不合理的同時,房價卻在眾人的驚呼中節節攀升。此類捆綁銷售行為在房地產行業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除了捆綁車位,房地產行業還有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
案例一:
青島一位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因為資金不夠希望只買樓不買儲藏室,當時售樓中心給出的答復是可以,隨后消費者簽了合同,當時合同中并無必買儲藏室的條款。開始交房時,售樓中心卻要求兩位消費者簽訂附加合同,購買與住宅配套的兩間儲藏室,否則就拒絕交鑰匙。
案例二:
2004年,煙臺的孫女士因購房在銀行辦理8萬元貸款,在辦理貸款時該行工作人員要求孫女士花640元購買了一款**洋財險,工作人員承諾其只要在10年還貸期內完整還貸就可退回保費,相當于免費保險10年。但在2014年孫女士按時還款后**洋財險公司卻提出保單已經到期,無法退還孫女士640元保費。
案例三:
部分二手房買家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上海市民徐女士發現,房子里帶家具和不帶家具,房東要價差別很大。她曾經在同一小區看了兩套戶型一樣的房子,其中一家有家具的要價要比空房高出4萬元。因為二手房房源本身比較緊俏,而很多房主又把拿不走的家具、家電當成一大賣點,要價要比空房高出5%左右。
商家聲稱“綁的有理”!
對于以上種種捆綁銷售行為,商家卻有另一番看法。去年曾有網友反映,看房時銷售顧問表示買房必須同時購買車庫或地下室。當網友疑問這是否屬強迫交易時,銷售人員說,很多購房者都樂意接受這種住房配售車庫的方式。因為終究會買車的,到時候車庫就能用到,并且捆綁購買還會有一定的優惠。從近些年的房價走勢來看,這種說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對于捆綁車位的的行為,也有購房者表示:“以后汽車更普及,買個車位可保值,將來可以和房子一起轉手也可以分開賣。”
的確,隨著對二手房市場的了解,帶車位出售的房源并不多見,中介也表示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詢購房屋時也咨詢車位價格行情,個別買家甚至指定要連車位購單位。但是否因為在銷售中所捆綁的部分能夠對消費者帶來收益,這種捆綁行為就應該合理合法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誰動了我的選擇權?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超市購物,你可以適當進行優惠,讓我在買雪碧的同時購買可樂,以便在多人聚餐時照顧大家的口味。但是如果我對所捆綁商品完全沒有需求,我也有權利僅購買單品。比如說,開發商可以通過提前認購降低費用等方式來刺激購置。但強行捆綁的做法,終究是一種損害業主利益的營銷策略。
顯然,開發商會如此無所顧忌的強行捆綁,根本原因是當下樓市居高不下的熱度,正所謂供求決定市場,近半年在房貸利息低、房貸首付下降、入市門檻越來越低、二孩與戶籍的放開、供小于求的市場狀態、貨幣政策寬松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響下,多地樓市形勢大好,房價上漲一觸即發。另一個層面在于現行法規對于此類行為缺乏有效監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但在法律責任方面卻沒有明確具體的懲罰措施,沒有相對嚴厲的治理。賣方市場加上監管缺失,對此類行為的種種打擊都只能說是“隔靴搔癢”,如何明確違規責任,建立有效懲處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才是最終途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沒到期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2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拆遷附屬物指的是什么
2020-12-23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哪些賠償責任
2020-12-29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無效的有哪些
2021-02-11房屋征收補償面積包括公攤面積嗎
2021-02-04拆遷安置補償時間界點
2020-12-03房屋拆遷的三種補償形式
2020-12-09河南省濮陽市征地每畝補償多少錢
2021-03-10廠房拆遷員工遣散費怎么算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