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法剝奪公民的宗教信仰由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少數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對象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所謂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指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在服飾、飲食、婚嫁、喪葬、禮儀等方面的習慣做法。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破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則侵犯了少數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權利,傷害了少數民族的民族感情與民族自尊心,破壞了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原則,理當予以禁止。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上表現為以強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干涉、破壞的形式表現為使用暴力、脅迫、利用權勢、運用行政措施等。從內容上看,主要表現為強迫少數民族公民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干涉或破壞少數民族根據自己的風俗習慣所進行的正當行動。例如,強制回族群眾食用豬肉,禁止少數民族過自己的節日等等。這里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客觀行為,必須具有強制性。如果以宣傳教育的方法,促使少數民族自愿放棄、改革自己的落后風俗習慣,則不構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即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的干涉是沒有合法根據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須是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即漢族以外的民族的風俗習慣;這種風俗習慣必須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群眾基礎的風俗習慣,因此,侵犯漢族風俗習慣的行為、以及干涉少數民族的個別人并非基于風俗習慣所進行的活動,就不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只有作為國家方針政策執行者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上述行為,才具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觸犯刑法的,應根據行為的性質、情節與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論處。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犯少數民族保持與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犯罪的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有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里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1-27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