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作機關的工作人員行使職權處理各種事件,為人民服務,致力于維護國家的正常運行。然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行使職權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各種紕漏,致使相關人員利益受損,此時,為了彌補過失,出現了國家賠償這個問題。那么,什么是國家賠償的主體問題呢?
一、國家賠償主體
國家賠償發生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過程中,因而有關國家賠償主體實際上涉及到國家、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三方,他們在國家賠償制度中分別有不同的定位。對國家賠償主體的掌握需要明確三個基本概念:國家賠償責任主體、國家賠償義務機關和追償權對象
二、三個基本概念
1、賠償責任主體
賠償責任主體即賠償責任的最終歸屬者。在國家賠償制度中,國家是賠償責任主體,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表現即賠償費用由國庫支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所為的職權行為之所以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即在于他們的職權來自于國家,是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其行使職權的后果,無論是積極結果,還是消極后果,都應當歸屬于國家。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具體表現是賠償費用由國庫支出。國家賠償費用是賠償義務機關依法賠償請求人支付的費用。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賠償費用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即賠償費用應根據侵權責任的歸屬分別由各級財政列支,由賠償義務機關先從本單位預算和留歸本單位使用的資金中支付,支付后再向同級政府的財政機關申請核撥。
2、賠償義務機關
賠償義務機關即具體履行賠償義務的國家機關。我國實行的是賠償義務機關與侵權行為機關一致的原則,即哪個國家機關實施的侵權行為,由哪個國家機關具體履行賠償義務。國家與其所設機關之間是抽象與具體的關系。
國家是一個抽象的政治實體,它是通過所設立的具體的國家機關表現出來。雖然所有國家機關職權行為的后果最終歸屬于國家,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但抽象的國家不可能在具體的賠償活動中出現,只能由具體體現國家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如到法庭應訴,向受害人支付賠償金等。因而,實施侵權行為的機關是賠償義務機關。
3、追償權對象
追償即國家機關向受害人支付賠償金后所保有的要求公務員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的權力,因此,公務員在國家賠償制度中處于追償對象的地位。追償是國家賠償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司法考試中的案例分析往往涉及此問題,因此需要注意。
(1)追償的性質追償的實質是國家對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及受委托的組織和個人要求其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的制度。追償權產生的基礎是國家與公務員之間的職務委托關系?;诖?,公務員執行職務行為的后果由國家承擔責任,也基于此,國家在對外承擔完賠償責任后,仍然保有追償的權力。因此,首先必須區分賠償與追償:追償發生于賠償之后,先賠償,后追償,沒有賠償也就談不上追償。就此而言,追償具有懲戒的性質,通過國家對造成損害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追償來對其保持必要的壓力,以此維持國家職務關系的穩定與正常。
(2)追償的條件追償的性質決定了國家追償權的行使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1、賠償義務機關已經向賠償請求人賠償了損失。追償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只有在國家承擔了賠償責任的前提下才產生追償問題。這是行使追償權的前提條件。
2、公務員對加害行為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追償以公務員執行職務行為有過錯為條件,且過錯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即故意或重大過失。故意指的是致害人實施加害行為時,明知自己的行為違法并將造成損害,仍希望或放任這種損害結果的發生;重大過失是相對于一般過失而言的,指不但沒有注意到其身份或職務上的特別要求而且未能預見和避免普通公民均能預見或避免的事情,即未達到法律對一個公民的起碼要求,就構成了重大過失。
(3)追償金額和標準.追償金額以賠償義務機關支付的損害賠償金額為限,賠償義務機關所支付的辦案經費、訴訟費用等應從國家機關的行政經費中支付,不能列入追償范圍。2.追償金額的大小要與過錯程度相適應,同時考慮被追償人的薪金收入。追償具有懲戒的性質,懲戒是針對過錯的,因而,追償要根據過錯程度來確定,過錯大則多追償,過錯小則少追償。同時,追償金的執行只能涉及工作人員個人的薪金和津貼,不能涉及其他個人財產及其家庭財產和收入。
綜上,在國家賠償發生的時候,國家賠償的主體問題主要由國家賠償主體主要由國家賠償責任主體、國家賠償義務機關和追償權對象這三個對象組成。國家賠償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是一種維護國家正常運行的制度,衷心希望它能夠不斷完善,讓廣大老百姓擁有一個公平、公開、友好的現代社會。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