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該如何對逃匯罪量刑處罰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3條之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拉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到境外,數額較大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逃匯罪如何認定
對于本罪,應注意其與走私罪的界限
1、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其與進出口貿易及其關稅無關;而走私罪的客體則是對外貿易管制,后者這種管制的目的是通過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督、管理與控制,防止偷逃關稅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該進出口的物資進出口。它與進口貿易及其關稅緊密聯系在一起。
2、所侵犯的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僅限于外匯;走私罪的對象卻比本罪廣泛得多,它包括外匯在內的一切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與物品或者應當繳納關稅的貨物及物品。
3、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匯的行為。逃匯的外在形式是將境外取得的外匯應當調回境內而不謂回,或把境內的外匯私自轉移到國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觀行為卻是行為人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貨物、物品進出國 (邊)境的行為。
4、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其僅限于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以及這些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除此之外,均不能構成本罪。自然人構成犯罪時,顯然必以單位構成犯罪為前提,否則,亦不能構成本罪;走私罪的主體則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此外,單位亦可構成其罪。
5、本罪為具體罪名;而走私罪則為種罪名,其包括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等多個具體罪名。
法律中規定能夠構成逃匯罪的只能是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這就意味著在犯本罪的時候,就會采取雙罰制。一方面需要對犯罪單位作出后處罰,而另一方面還需要依法追究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另外也要注意,本罪是故意犯罪,而過失并不能成立本罪。
在我國逃匯罪判多久時間?
逃匯罪立案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逃匯罪與走私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開荒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17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