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行賄和單位行賄的區分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行賄金額達到多少才構成行賄罪
行賄罪立案機關是誰
行賄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企業改制的司法解釋
2020-12-09公司合并有哪些限制
2021-03-07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