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索財物在公共場所對他人進行圍毆,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
李某(女,21歲)因所乘坐的出租車在市內交通干道上發生小型交通事故,手臂皮膚被擦傷,回去后告訴其男朋友王某某。王某某遂帶四名男子趕到事故地點,待交警處理事故完畢離開后,王某某稱自己的女朋友剛才乘坐該出租車受傷,要求司機(在事故中未受傷)支付一萬元賠償款“私了”,五人還對司機拳打腳踢。司機不敢還手,辯解說自己沒錢,是替別人打工的。經討價還價,雙方談好6000元“私了”。司機給車主打電話詳細地介紹了事件經過并請求車主送6000元來“解圍”,車主趕來向王某某等五人支付了6000元。五人離開,將6000元揮霍一空,未交給李某。司機和車主報警,遂案發。公安機關對出租車司機未作傷情鑒定。
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
本文認為,因王某某的勒索行為與聚眾斗毆行為之間屬手段與結果的關系,故兩行為之間存在牽連關系,應當對被告人王某某擇一重罪即以聚眾斗毆罪一罪定罪處罰;而司機對于向王某某等五人支付的6000元,不可以作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因王某某的行為屬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行為,而不是被害人財物被犯罪行為毀壞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情形。
(一)關于牽連犯。所謂牽連犯:是指出于一個犯罪目的,實施數個犯罪行為,數個行為之間存在手段與目的或者原因與結果的牽連關系,分別觸犯數個罪名的犯罪狀態。因此,牽連犯應當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首先、數罪必須出于一個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指行為人通過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所希望達到的結果。犯罪目的不同于犯罪構成中的主觀方面的故意,在一個犯罪目的支配下實施的牽連犯罪行為,其故意內容可以不同,但都必須是故意。過失犯罪不成立牽連犯。其次、必須實施了兩個以上獨立的犯罪行為。行為人必須實施了兩個以上獨立的犯罪行為且觸犯不同的罪名。如果只有一個犯罪行為,即使觸犯了不同罪名,也不是牽連犯而是想象競合犯。最后、數個犯罪行為須有牽連關系。牽連關系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之間具有方法(手段)與目的或原因與結果的密切聯系。
有關牽連犯的處罰原則問題。司法實踐中牽連犯的處罰原則存在較大爭議。主要有從一重處斷說、數罪并罰說和折衷說三種觀點。從一重處斷說認為牽連犯應按數罪中最重的一個罪定罪,并在該罪的法定刑內從重處罰,不認定為數罪;數罪并罰說認為牽連犯都應并罰;折衷說認為對牽連犯不能一律適用從一重處斷原則,也不能都適用數罪并罰,而應以法律規定為標準,對刑法無明文規定的適用從一重處斷原則,對刑法有規定的依刑法規定處罰。對牽連行為是否有必要進行數罪并罰,筆者贊同折衷說,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首先應當考慮的是行為人的主觀目的,這是反映其行為社會危害性與人身危險性的主要依據;二是再行考慮行為人的行為所實際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程度特別大的,確有必要對其進行數罪并罰的,依據法律特別規定進行數罪并罰,否則一律予以從一重罪處罰。
(二)本案中王某某的行為符合牽連犯的特點,應當對其以敲詐勒索罪一罪定罪處罰。本案中,王某某基于同一個犯罪目的?—借女友坐出租車時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的機會,向司機索取遠高于醫藥費的財物,從而與所糾集到的四名男子一起實施了對司機在公共場所拳打腳踢和索取財物的兩種行為,該兩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的罪名,一是聚眾斗毆罪,二是敲詐勒索罪,綜觀全案來看,該兩種行為之間存在著手段與目的的關系,而不應當是第一種意見所主張的該兩種行為都是目的行為,都是主行為、結果行為。因為我國《刑法》對基于一個犯罪目的實施的兩種行為同時觸犯聚眾斗毆罪和敲詐勒索罪未規定應數罪并罰,因此,應當對王某某從敲詐勒索罪和聚眾斗毆罪中擇一重罪處罰。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有關敲詐勒索罪和《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有關聚眾斗毆罪量刑幅度的規定,敲詐勒索罪較聚眾斗毆罪的量刑較重,應當對王某某以敲詐勒索罪定罪處罰。退一步講,即使敲詐勒索罪和聚眾斗毆罪量刑幅度完全相同,筆者認為也應當對王某某以敲詐勒索罪一罪定罪處罰更為適宜,理由是:對行為人犯罪行為的定性應當適用最符合其特點的罪名,本案中王某某主要目的是為了索取財物,而非聚眾斗毆罪所應體現的報復司機、爭霸一方或者尋求刺激、追求某種卑鄙欲念的滿足等其他不正當目的。
(三)被害司機依法不能成為本案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缎淌略V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法》第六十四條同時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綜上可知,要區分被害人是否可以作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起訴,主要看被告人實施的是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的財產,還是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權利或毀壞被害人財產的行為,如果是前者,則因司法機關本來有義務對該財產作出處理,因此,為節約成本,無需由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后者,則需要由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才能啟動附帶民事賠償程序。從本案來看,被告人王某某敲詐勒索的行為性質應屬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產的范疇,因此,該行為導致被害人6000元財產受到損害,司機不能也沒有必要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應由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主動表述予以追繳。而對于司機因王某某等五人對其拳打腳踢而致人身權利受到侵犯,則可以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王某某等五人賠償其因此遭受的物質損失。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為了索要財物,在公共場所對他人進行圍毆,可能會構成犯罪,一般情況下需要根據受害者所造成的傷害進行判刑,也有可能會構成搶劫罪,這種情況應該數罪并罰。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2020-11-24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