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資記錄能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嗎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要確定勞動關系,主要還是要看雙方是否存在勞動合同,如果沒有勞動合同或者合同期限已滿,但是有發放工資的記錄等能證明自己在單位工作過的,就認定有勞動關系。
二、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首先,已經存在勞動行為。勞動關系的對象指向的是勞動行為,該行為的形成、存在以及終結是形成勞動關系的重要標準。只有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的要求,通過支付相當的體力和智力,完成用人單位布置的工作內容,創造了勞動成果,并歸用人單位所有,才意味著勞動者已經向用人單位讓渡了自己的勞動力使用權,提供了有償勞動,從法律上形成一種勞動關系。否則,既無口頭約定又無實際付出勞動,不可能形成勞動關系。因此,已經存在勞動行為成為事實勞動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其次,已經形成了從屬關系。一般來說,這一類型的案例中的都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進行特定的生產工作,將人身自由在一定時空范圍內歸用人單位支配,服從勞動分工和工作安排,遵守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和監督,并從用人單位處獲得勞動報酬和有關福利待遇。因而,在一定時期內,勞動者從屬于用人單位,兩者形成一種穩定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這是事實勞動關系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果沒有形成這種特殊的從屬關系,則不構成事實勞動關系,甚至也不構成勞動關系。
第三,默認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說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著意思表示合意的要素,這種合意或是通過行為默認或是通過口頭約定而成的,雙方存在的從屬關系的事實在客觀上等同于雙方當事人間已經存在訂立契約的意思表示,只有雙方都對該勞動行為以及從屬關系以默認的方式接受或不排斥的情況下,才能認為已經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
第四,欠缺法定的形式要件。如前所述,在事實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條件和規定的勞動標準,勞動者提供有償勞動,兩者之間存在概括的意思表示,或通過行為默認或通過口頭約定而形成的。因此,從法律上看,事實勞動關系具備了主體、內容和意思表示3個要素,雙方之間形成了勞動關系,只是未形成書面合同,欠缺法定的形式要件。這也是事實勞動關系區別于勞動法律關系之所在,是其構成要件之一。
如何證明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