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偵查監督大數據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不能立案;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①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③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④依刑法告訴乃論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⑤被告人已經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立案說明行為人的犯罪事實具有刑事責任
立案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我們時常在新聞中聽到立案偵查這四個字,公安機關想要盡快的對案件進行審理立案,就需要掌握充足的證據證明,然后才能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且結案。但是立案也是需要具有一定條件的,比如要有犯罪的事實,犯罪事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立案偵查原則有哪些
公安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公安局立案偵查的期限是多少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行政警告處分會受到哪些影響
2021-03-09土地承包沒有交錢合同糾紛有效嗎
2020-12-03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流程
2021-03-09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臺
2021-03-15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