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搖撞騙罪是行為犯嗎
是屬于行為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招搖撞騙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的行為。
(1)行為人必須具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的行為。所謂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不單是指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且也包括此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他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職稱,例如普通機關的行政干部冒充公安機關的干部,普通國家干部冒充高級職務的國家干部等。如果行為人冒充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如冒充黨團員、高干子弟、烈士子弟、私營或集體企業單位的管理人員、采購員等。進行招搖撞騙活動的,不能構成本罪,達到犯罪程度的可能構成詐騙罪或其他犯罪。
(2)行為人必須具有招搖撞騙的行為,即行為人要以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或職稱,招搖炫耀,利用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信任,實施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所謂招搖撞騙,即到處行騙,因而構成犯罪的行為。一般都具有連續性、多次性的特點。如果行為人只有一次這種行為的,原則上不宜以犯罪論處。上述兩種要素必同時具備并存在有機的聯系,才符合招搖撞騙的客觀要求。如果行為人出于虛榮心僅僅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有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但并未借此實施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如果行為人既有冒充國工作人員的行為,又有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但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未以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手段的,即兩行為之間不存在有機聯系的,也不構成招搖撞騙罪,其騙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可能構成其他犯罪。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這個招搖撞騙的行為,一般情況是按照行為犯罪來進行處理的,也就是說出現的這個行為無論得手與否就已經構成了招搖撞騙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商標搶注合法嗎
2021-03-05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有限合伙人可以土地作價入股嗎
2020-12-29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0法院能否對被執行人家庭成員拆遷補償款一并凍結扣收
2021-03-19如何區分農村宅基地拆遷和城市房屋拆遷的不同點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