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犯罪構成的內容是什么
1、犯罪主體
本罪的犯罪主體既可以是年滿16周歲且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單位觸犯此罪的現象越來越多,而且單位較自然人具有更明顯的經濟、技術優勢,一般情況下其產生的社會危害性較自然人犯本罪更大。
單位可以成為本罪犯罪主體。
2、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國家規定會產生非法侵入國家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危害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過失侵入國家重要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不構成本罪。
3、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
4、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規定實施了侵入國家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是指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這三個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安全保護條例》等法規。所謂“侵入”,是指未取得國家有關主管部門依法授權或批準,通過計算機終端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具體分為兩種行為類型:一是沒有訪問權限的人通過竊取登錄口令,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第二種是有訪問權限的人越權進入其他領域,即擁有系統部分領域訪問權限的人超越自己的訪問權限,進入該系統中其他沒有訪問權限的領域。對于第一種行為而言,行為人盜用管理員賬戶密碼也有多種方式,例如,通過破解計算機的保護措施獲取登錄口令;通過木馬程序,繞過計算機支全保護系統登錄計算機等。對于第二種行為而言,合法用戶可以修改自身某些訪問控制信息,系統無法判斷這種操作是用戶主動進行的還是木,從而獲取進入計算機無權訪問的領域。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本罪的設立是出于對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特殊保護。只有侵入這些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才構成犯罪。對侵入其他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不以本罪論。雖然本罪是行為犯,但是,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以犯罪論處。
以上就是關于這個罪名構成要件的內容介紹,大家看完之后就清楚了什么時候能構成犯罪,對于那些IT精英來說需要做詳細的了解,避免自己構成犯罪了卻不知道的情況發生,那樣對自己才有更好的保護。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想找律師咨詢的,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3轉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1-13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