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尋釁滋事、聚眾斗毆、故意傷害
司法實踐中,認定尋釁滋事罪,應具體把握其與聚眾斗毆罪和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一、尋釁滋事與聚眾斗毆的區別
1.是否有聚眾的行為。聚眾斗毆的行為人必須都明知自己的犯罪故意的內容,具有共同斗毆的目的而故意共同實施,行為表現統一性、一致性和針對性。且體現為很強的聚眾性。這里的聚眾一般是指一方糾集三人以上,但沒有要求雙方均達到三人以上,同時從立法本意來看,雙方必須都有聚眾的故意和行為。而尋釁滋事罪在人數上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并不要求必須在三人以上。
2.是否有較為明確的犯罪時間、地點、對象。聚眾斗毆在糾集人員的同時,對斗毆的實施時間、地點都是事先確定,并通知了對方,犯罪的對象是明確的。而尋釁滋事罪如果系二人以上共同犯罪,則表現犯罪對象的隨意性,沒有事先的準備,往往表現為隨意糾集幾人,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
3.暴力的程度不同。聚眾斗毆對暴力的程度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或積極參與者參與了聚眾斗毆即構成本罪。尋釁滋事罪毆打他人則有特別要求,即毆打他人“情節惡劣”方構成犯罪。所謂“情節惡劣”是指隨意持械毆打他人;隨意毆打他人手段殘忍,造成被害人輕傷后果;隨意毆打多人多次或以未成年人為毆打對象或以打人為樂引起公憤;隨意毆打他人,引起被害人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二、尋釁滋事與故意傷害的區別
1.從犯罪的行為目的與動機來看。尋釁滋事的動機不外乎尋歡作樂、耍威風、逞強好勝,即所謂的無事生非。比如,行為人打人毀物,只是為了逞強爭霸、發泄不滿或是報復社會,其目的性不強,行為發生的場所和手段都很隨意。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動機比較復雜,其目的性較強,就是傷害對方身體健康。
2.從犯罪的起因來看。尋釁滋事是“無事生非”,有違常理,在具體的案件中,行為人毆打他人往往都有相應的理由,但要么是假設,要么荒唐可笑,在公眾看來往往是“強盜邏輯”,沒事找事。而故意傷害往往是事出有因。區分“無事生非”與“事出有因”應當以正常人的常識而不是行為人的認識為判斷標準。
3.從犯罪對象是否特定來看。尋釁滋事罪往往是隨意選擇侵害對象,行為人往往有打人取樂、抖威風的動機。而故意傷害罪往往是刻意選擇侵害對象,目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侵害對象可以是特定的多人,也可以是特定的某一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