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2年4月19日17時許,管某駕駛小型轎車沿334省道由西向東行駛至334省道94KM+800M處時,與沿334省道由東向西行駛的秦某駕駛的無牌手扶拖拉機碰撞,又與沿334省道由西向東行駛的李某駕駛的無牌普通二輪摩托車碰撞,發生事故,致于某、秦某受傷,車輛損壞。該事故經交警大隊認定,管某應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李某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秦某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管某駕駛的小型轎車在被告**財保日照公司處投保交強險,本案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李某駕駛的無牌普通二輪摩托車及秦某駕駛的無牌手扶拖拉機均未投保交強險。秦某因本次事故造成各項損失12991.35元,為此,秦某將管某、李某及**財保日照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三被告賠償原告的損失。
[評析]
該案的爭議焦點是被告李某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我國民法中的共同侵權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情形。由此可見,我國民法上的共同侵權可劃分為三種類型:1、共同故意致人損害;2、共同過失致人損害;3、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加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情形。不論屬于上述哪種共同侵權類型,共同侵權人均應對受害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多車相撞案件中相關行為人是否構成共同侵權,是處理多車相撞案件的一個首要的法理問題。多車相撞案件的各車行為人如果故意制造多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導致他人人身或財產受到損害,完全符合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構成共同故意致人損害的共同侵權;多車相撞案件的各車行為人如果均對多車相撞事故的發生負有過失,從而導致他人人身或財產受到損害的,構成共同過失致人損害的共同侵權,但此應注意各行為人的過失系對多車相撞事故發生的共同過失,而非各行為人的單獨過失。
本案中的原告的損失系被告管某駕駛車輛與原告駕駛的無號牌手扶拖拉機碰撞,又與被告李某駕駛的無號牌普通二輪摩托車發生碰撞造成,被告李某的車輛未與原告的車輛實際碰撞,且被告管某的車輛與被告李某的車輛碰撞發生在被告管某的車輛與原告的車輛碰撞之后,被告李某與被告管某不能構成對原告的共同侵權,故原告的損失應由被告管某及其保險公司賠償。本案判決后,原告提出上訴,二審判決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申請
2020-12-18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怎么查法院的民事調解書
2020-11-27工傷待遇報銷是否都支付給個人
2021-03-07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國有企業職工住房拆遷補償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