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法的規定,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行為,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或者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1.行為方式(1)主動給予。這是指行為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主動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給予財物的形式很多,一般表現為直接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金錢、貴重物品,汽車、房屋、古董等;提供費用讓國家工作人員旅游、出國考察、娛樂等;為國家工作人員提供具有現金消費功能的所謂的會員卡、打折卡、購物卡等;以賭博形式,故意輸錢給國家工作人員;為國家工作人員的手機充值等。在上述案例中,被告人劉×山為了為本單位及下屬單位謀取不正當的利益,主動給予在威海市公安局邊防保衛分局從事公務的多名工作人員現金和物品,按照現行法律規定,該商業局及被告人劉×山都應當符合單位受賄罪的行為界限。由于本案發生在1997年刑法施行以前,單位受賄罪還沒有獨立成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只規定了一個行賄罪,所以法院最終系以行賄罪對劉×山定罪處刑的。(2)被動給予。這主要是指行為人被索賄或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該種行為方式引發行賄罪的風險以行賄人實際獲得不正當利益為前提。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能構成行賄罪。相比之下,國家工作人員只要實施索賄行為,就可以引發受賄罪的刑事風險,而不以是否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為條件,更不用問是正當利益還是不正當利益。(3)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斑`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敖洕鶃怼笔侵附洕?a href='http://www.6065bob.com/contract/6.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合同的簽訂、履行或者其他形式的經濟活動以及各種對外經濟活動。實踐中,回扣、手續費的名義很多,包括好處費、辛苦費、介紹費、酬勞費、信息費、活動費,等等。饋贈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這是人們傳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其動機可能是加深情意,幫助他人,表達謝意等。但是這種行為容易與行賄相混淆,甚至經常被利用,以饋贈之名行行賄之實。區分二者對于國家公務人員防范行賄方面的刑事風險十分必要。一般說來,饋贈與行賄最為本質的區別是行為人的主觀動機。饋贈通常是基于一定的情感因素,自愿無償地將財物給予對方,其動機如前所述是加深情意,幫助他人,表達謝意等。而賄賂是企圖以財物收買對方,利用對方的職務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但是主觀動機一般很難判斷,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察進行區別:(1)贈送人與收受人之間的關系。二人是否具有密切的關系是判斷贈送行為性質的重要根據。二者之間是否有親屬、同事、好友、戰友、同學關系等。(2)贈送財物的價值。(3)贈送財物的方式。一般來說,行賄行為都是以秘密的方式進行,而饋贈則是以公開的方式進行。(4)贈送人在贈送時有無提出利益要求,事后是否獲得了利益。2.行為對象行賄罪的行賄對象是國家工作人員,如果對象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其行為不能構成行賄罪。而國家公務員行賄的對象往往多為主管領導或者上級領導,或者具有特定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雖然行賄與受賄屬于一組對向犯,但并不是說對向犯就一定必須同時構成犯罪。如果行賄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被給予財物的人員卻立即將該財物送交有關機關處理,沒有為行賄人謀取利益,此時,行賄人構成行賄罪,但被給予財物的人員不構成受賄罪;如果因被勒索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行賄人不構成行賄罪,但被給予財物的人員可以構成受賄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行政處罰共同作案怎樣處罰
2020-12-14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