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用地是指直接或間接為農業生產所利用的土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這一比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小。那么征用農用地的程序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閱讀文章了解吧。
一、報批階段:
1、申請。建設單位填寫《建設用地申請表》,向項目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局提出用地申請,并按國土資源部3號令第五條的規定提供有關材料。
2、勘測定界及征地前的調查。由市縣國土資源局委托有資質測繪隊伍對該用地范圍進行勘測定界并出具成果報告。勘測定界同時發布征地調查公告,組織對擬征地范圍內的土地權屬、地類、面積進行現場踏勘;對涉及村組的土地總面積、總耕地面積、人口進行調查核實、確認;對擬征地范圍內的地上青苗、附著物、房屋以及建構筑物等進行清點登記、造冊、確認。
3、擬定方案、組織聽證和資料收集。根據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征地前的調查情況及征用土地情況調查表,由項目所在地縣(區)國土資源局擬定“一書四方案”即: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組織聽證。審核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收集權屬證明材料、補充耕地證明材料、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和勘測定界圖、土地利用現狀審查圖、規劃審查圖以及建設用地單位提供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項目立項、定點、地災評估等資料。
4、審查、審批、發文、備案。由市縣(區)國土資源局對建設項目用地呈報說明書、“一書四方案”及相關材料,按照國土資源部99年3號令第13、14、15條規定進行審查,對材料齊全、符合條件的出具審查報告,報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逐級上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
二、批后實施階段
1、發布征用土地公告。征用土地方案經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批準文件之日起10日內, 在被征用土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2、征地補償登記、復核。在征用土地公告規定的征地補償登記期限內,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被征用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按規定的內容進行征用土地補償登記并復核。
3、發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在征用土地公告發布之日起45 個工作日內,市、縣(區)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并予以公告。
4、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區)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5、交付土地。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支付補償后,被征用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應將土地交付給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再按規定向申請用地者供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自捕殺野生動物如何處罰
2021-01-27找律師寫個協議多少錢
2021-02-24職工持股會
2020-12-17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婚姻自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23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