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態對應的法律后果
在簡單共同犯罪的情況下,當共同犯罪人的共同實行行為共同未得逞時,共同犯罪人當然都構成犯罪未遂;如果共同犯罪人中一個人的行為造成危害結果發生,其余共同犯罪人的行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沒有起作用,那么,各共同犯罪人仍均構成犯罪既遂。共同實行犯中一人在共同實行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犯罪,并且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中止犯罪,以致共同停止實行犯罪,共同犯罪人均構成犯罪中止;如果在共同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犯罪者,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罪中一人自動中止犯罪,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中止犯罪無效,轉而采取防止措施,避免了危害結果發生,則自動中止犯罪者構成犯罪中止,其他共同實行犯則構成犯罪未遂;當在共同實行犯中一人自動中止犯罪,并竭力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繼續犯罪,但終因力所不及,未能阻止危害結果發生,自動中止犯罪者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與其他共同犯罪人一樣成立犯罪既遂。但其中止行為以及為防止犯罪結果發生所作的誠懇努力,可以在量刑時作為酌定從輕情節予以考慮。
在復雜共同犯罪的情況下,當實行犯著手實行犯罪而未遂時,對于教唆犯或幫助犯來說,如果實行犯未遂也是出于他們意志以外的原因,教唆犯或幫助犯與實行犯同樣構成犯罪未遂。當實行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實行階段中止犯罪時,如果這種中止出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實行犯中止的效力就不應及于教唆犯,對教唆犯應分別以預備犯或者未遂犯論處;如果實行犯的中止,也出于教唆犯的意志,教唆犯也應構成犯罪中止。教唆犯、指幫助犯在教唆、幫助他人犯罪后,他人已預備犯罪或已著手實行犯罪時,自動中止犯罪,防止他人繼續犯罪或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結果發生的,教唆犯、幫助犯構成犯罪中止,實行犯構成犯罪未遂;如果實行犯經教唆犯、幫助犯的勸說,也自動中止犯罪時,教唆犯、幫助犯、實行犯均構成犯罪中止;如果教唆犯、幫助犯雖然自動中止犯罪,實行犯也沒有完成犯罪,但其原因不是由于教唆犯、幫助犯的自動中止,而是由于他們意志以外的障礙,教唆犯、幫助犯、實行犯都構成犯罪未遂;如果教唆犯、幫助犯雖然自動中止犯罪,但未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時,教唆犯、幫助犯、實行犯都構成犯罪既遂。
案例研究:
甲乙密謀共同盜竊,并約好分工:由甲在周圍放風、準備接應,而由乙入室盜竊。一天,兩人踩好點后,便開始行動,但甲在門口放風的時候突然覺得很害怕,沒有與正在室內行竊的乙打招呼,自己一個人就先溜走了。后來乙盜竊財物數萬元。針對甲的行為如何定性產生了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甲構成盜竊罪(中止);
第二種觀點認為:甲構成盜竊罪(既遂)。
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中止。我國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據這一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至于停止犯罪的動機在所不問,即無論是畏懼懲罰還是良心發現,只要是“自動放棄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就應當認定為犯罪中止。甲在完全有條件完成盜竊行為的情況下,主觀上主動放棄了盜竊的念頭,而且客觀上停止了實施盜竊行為,其行為符合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特征,應認定為犯罪中止。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認為: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既遂。我國刑法第24條第1款的規定是針對單個自然人單獨犯罪而言的,共同犯罪中的停止形態要結合該規定來分析,但絕不能簡單等同。
(一)對于共同犯罪中的既遂而言,根據“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即只要部分共犯人的行為導致法定結果而出現既遂狀態,則對其他共犯人均以既遂論處。因為共犯人之間主觀上共同故意,明知會發生危害社會的后果,而希望、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因為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可能存在犯罪停止形態),客觀上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可以是作為和不作為的結合),因此,任何一個共犯人對整個共同犯罪的結果都是明知、有“貢獻”的,若有一人既遂,則所有共犯人都應當對整個犯罪的既遂狀態承擔既遂責任。
(二)對于共同犯罪中的中止形態,更為復雜。1、對于直接實行犯而言,因其行為能夠直接造成法定結果、危險狀態等發生,對其可以比照單獨犯罪的停止形態處理,即“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應當認定為犯罪中止。2、而對于直接實行犯之外的外圍者,即組織者、幫助者和教唆者而言,因其行為已經對直接實行者產生了相應的作用力,此時其個人簡單地自動放棄并不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因而不能簡單地認定為犯罪中止,而應根據實行者將該犯共犯行為實施到何種程度來認定。
案中甲雖然其個人自動放棄犯罪,但其并未能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的結果發生,因此不應認定為犯罪中止,根據“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即只要一個共犯人的行為導致法定結果而出現既遂狀態,則對其他共犯人均以既遂論處。當然,若甲有效地阻止了乙的行為,并有效地防止了共同犯罪結果的發生,就應當認定為犯罪中止。此外,若案中直接實行者乙在不通知看風的甲的情況下而自動放棄,單獨溜走的話,對乙則應認定為中止,但對甲則應認定為未遂。
由上文我們知道,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態有多種情況,而帶來的法律后果也不一樣,具體還要看刑法的相關規定。如果我們的家人有相關的問題,最好還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才能在具體分析案情的基礎上做出準確回答,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要約人指誰
2021-02-19養豬場污染如何處罰
2021-03-11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外包的意義
2020-12-16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