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什么?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和個人進行非農業建設依法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權利。法律對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主體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一般只能由本集體及其所屬成員擁有使用權。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建設,需要使用集體土地,必須經過征用,使之轉為國有土地后才能取得使用權,即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不允許全民所有制單位或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擁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二、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關于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主要內容:
第四十三條 鄉(鎮)村辦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可依法確定使用者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對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閑置部分不予確定使用權,并退還農民集體,另行安排使用。
第四十四條 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農民集體土地,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確定給聯營或股份企業。
第四十五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中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后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六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一九八七年一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一九八六年三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占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后,按處理后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七條 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八條 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礎,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后沒有批準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根據法律規定,城市土地屬于國家,而農村土地則屬于集體所有,農民對集體土土地有使用權,可以在集體土地上經營或者開發利用,但沒有土地所有權。國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是非常重視的,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開發建設土地,如果違反相關規定,會受理法律的嚴懲。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