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汽車具有較高的危險性,車輛所有人、使用人應承擔更多的危險,用以調整與受害人的關系,實現社會公平。這即是國外立法創設的“優者負擔危險”原則。根據該原則,行為人與受害人具有同等過失的條件下,考慮到雙方對道路交通法規注意的輕重,按機動車輛危險性的大小以及危險回避能力的優劣,分配交通事故的損害后果。“優者負擔危險”主要體現在:事故發生時,汽車(機動車)之間,以增減速、控制力等性能上較好或速度、硬度、重量、大小等對他人汽車危險性較多的為優者;汽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以汽車(機動車)為優者;汽車(機動車)與行人、乘車人之間,也是以汽車(機動車)為優者。
在確定損害賠償時,酌情考慮“優者負擔危險”的因素,可以使受害人在交通事故發生時的因弱者(劣勢)地位承擔的風險或損害在賠償時得到補償,符合公平原則,更利于對受害人的權利保護。因此,交通事故處理的公式(或程序)應當是:
交通事故責任“優者負擔危險”=損害賠償責任
具體落實到汽車交通事故的處理上是:
(1)汽車與汽車之間的交通事故:首先,根據違章行為確定過錯,認定事故責任,初步確定賠償的承擔比例;然后,分析汽車之間的優勢,對優者酌情增加承擔比例;最后,根據增加承擔比例后的結果,確定損害賠償的分擔比例。例如,一輛**大貨車與一輛長-安面包車發生碰撞,發生修車費10000元(**大貨車3000元,長-安面包車7000元),交通管理機關認定兩車負同等責任,初步確定賠償比例各為總損失的50%,即雙方各承擔5000元,但是考慮到**大貨車大小、重量、硬度等比長-安面包車的危險性多,在事故發生時占有優勢,故酌情增加10%的承擔比例,最后,**大貨車與長-安面包車對10000元損失的分擔比例為60%和40%,即**大貨車方承擔修車費6000元,長-安面包車方承擔修車費4000元。
(2)汽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確定賠償責任的程序和思路同上。但是,應當指出的是,當汽車(機動車)無責任時,若非受害人故意自己傷害或進入高速公路,汽車(機動車)方應承擔10%的經濟損失。《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44條的規定,正是“優者負擔危險”原則的立法體現。只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沒有將這一原則貫徹到底,需要在立法和學理研究中進行完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