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這種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行為不屬于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因此判決駁回了駕駛員的訴訟請求。
日前,北京一樁交通事故中,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認定機動車駕駛員負有責任,該駕駛員面臨坐牢的危險。該駕駛員針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審理后認定,公安機關這種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行為不屬于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因此判決駁回了駕駛員的訴訟請求。消息傳出,引起很大反響。
小編認為,法院駁回駕駛員訴訟請求的思路是錯誤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思路,很可能是依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看看,責任認定書顯然是證據或者鑒定結論,你能對證人證言、鑒定機構提起行政訴訟嗎?我說,這種看法過于機械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條規定:“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處理所管轄的區域或者道路內發生的交通事故”。
由此可見,公安機關是惟一有權在所轄區域調查、認定交通事故原因、責任的職能部門。公安機關進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履行法定職責,是一種積極的法律行為,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職權專屬性。而提出證據、鑒定結論則是普通的機構或個人就可作出,并非唯一。再則,鑒定結論一般不受行政區域的限制,無地域性,同時不需要主動作出,依申請才作出,是消極法律行為而非法定職責。
另外,公安機關在進行事故責任認定時,可就專門性問題委托技術機構進行鑒定,例如《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當事人生理、精神狀況、人體損傷、尸體、車輛及其行駛速度、痕跡、物品以及現場的道路狀況等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五日內指派或者委托專業技術人員、具備資格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而一般的鑒定結論、證據則不需要再委托其他機構來鑒定。所以,公安機關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是鑒定結論,而是具體行政行為。
這種認定,本質上是一種行政確認行為,即行政機關依法認定并公開宣告某種法律事實或某種法律關系是否存在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二手房交易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2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