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存續期間所得財產原則上屬于。這一點在理論上并無爭議,但由于財產處于流轉、消耗過程中,“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客觀上一直處于變動狀態,因此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認定夫妻共同財產時往往牽涉到一個“基準時點”問題難以掌握。如某一案件中,男方系建筑包工頭,女方通過大量艱苦的工作,充分證明男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從建設方那里取得了200多萬元收入,稱男方完全支配了這些收入,要求分享其中的一半。男方稱,這些收入是實,但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費用及人員工資,實際所得甚少且均用于家庭開支,由于時間太長,無法一一證明。
在該案中,如果允許女方用這樣證明方法,男方則承擔極其沉重的舉證責任,如果男方非常意外地作了工程費用及家庭開支記錄,法庭則成了工程項目和家庭開支的審計者。事實上即使是專業審計機構也難以承擔。如果不接受女方的舉證方法,則又似乎于法無據且不公平。
《婚姻法》第17條的立法本意,在于確定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的問題,即該條列舉的各項來源一般均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之訴中,這一條的實踐意義在于:如果一方能夠證明某項財產的“來源”符合該條的規定,且不存在其他條款規定的例外情形,即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理。而不應理解為一方證明有該條的情形,對方就負有舉證證明該財產的去向,否則在處理具有幾十年婚齡的案件時就會出現荒唐的結局。
法庭需要進行分割的“夫妻共同財產”,是婚姻法第39條所講的“夫妻共同財產”,即審判時尚存的財產?包括已確定在未來可取得的財產?。是“結局時”的財產而非“來源時”財產。
審判實務中,為防止由于一方為準備離婚而隱匿財產?包括變現后隱匿?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在一方舉證證明另一方有隱匿行為?如提現、變現?的前提下,如對方不能證明其符合《婚姻法》的使用用途,要根據《婚姻法》第17條規定的“夫妻共同共有”第1款及“平等的處理權”?第2款?的原則,判決有關財產的分配,在具體分割財產時,可將可執行的部分判歸另一方所有。如果隱匿財產的行為發生在訴訟期間,并可適用民訴法有關妨礙民事訴訟的規定予以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19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