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個人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主要有出讓、劃撥、轉讓三種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二、土地使用權拍賣程序是怎樣的?
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土地的主管部門根據被拍賣土地的特征編制拍賣文件,竟買人在竟買申請截止日期前提出竟買申請,交納不少于拍賣文件規定的保證金,并同樣提交法定代表人證明書等資信證明。竟買人通過審查后,得到印有編號的竟買標志牌,拍賣會在拍賣公告規定的時間、地點進行。參加的竟買人同樣不能少于三人,否則應終止拍賣。在拍賣中最終的成交價格必須高于拍賣方所制定的底價,否則也需終止拍賣。拍賣成交后,竟得人按照《拍賣成交書》規定的時間和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拍賣中最重要的原則是“價高者得”,與其他形式的拍賣原理相同。
綜上所述,現在很多私人也會參加土地拍賣去競爭土地使用權,在我國,不管是企業還個人,都可以成為土地使用權人。取得方式都是一樣的,如果拿到的土地是公共服務用地,基本都是通過政府劃撥,而土地出讓和轉讓是平時中比較常見的取得方式。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2020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