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放:
2008年某日,本案中肇事司機駕駛小型客車,在由南向北行駛至路口時,因其在夜間行駛時未降低行駛車速,且行經劃有導向車道的路口時,未按導向標志行駛與自行車相撞,造成自行車騎車人受傷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公安局交警支隊交警大隊處理,因當時剛凌晨,路上無人目睹此次事發經過,且對方堅持認為自己也是在綠燈亮的情況下通行,從而使交警無法進行責任認定。自行車騎車人受傷后,經醫院搶救治療,目前尚遺留后遺癥,現其準備向法院提起訴訟,但由于事故責任無法認定,故騎車人心中無底,故其向本律師咨詢,其案件的最終結果如何。
焦點講述:
本案中,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在綠燈下通行,從而導致交警無法作出責任認定,進入訴訟階段后,舉證責任成了成敗的關鍵。因為舉證責任的本質乃在于敗訴的風險應由誰來承擔,因此如何確定舉證責任成了此案的焦點。
案例點評:
被告應承擔舉證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那么,本案中的小客車是否屬于高速運輸工具呢從立法本意來看,衡量是否屬于高速運輸工具應以是否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為標準,而機動車作為一種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由于本身的質量、體積及動力等影響,即使以較慢的速度行駛也會對周圍造成影響,這已在人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和上面的案例中得到印證。因此,對高速運輸工具的理解應是強調工具本身而不應著眼于是否高速,故本案中被告的車輛經過十字路口時雖速度已低,但仍應當適用民法通則中第123條關于無過錯責任的規定,從而按照《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4條第2款規定,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司機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風險。同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作為特別法,其實際上對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作了更進一步的明確規定,更進一步說明機動車應適用高速運輸工具,適用無過錯原則,從而適用民訴法和證據規則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風險代理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土地出讓金按照什么標準收
2021-01-05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