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犯罪既遂法條中所存在的形態(tài)類型有哪些?
犯罪既遂形態(tài)主要存在以下四種類型:
1、結果犯。在結果犯中,行為人著手實施該具體犯罪構成要件客觀方面的行為后,只有導致了該罪構成要件客觀方面的法定結果才能構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發(fā)生該犯罪結果的,不構成犯罪既遂。
2、行為犯。不要求造成物質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結果,而是以行為的完成為標志,但這些行為并非一著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個實行的過程,要達到一定程度。
3、危險犯。在危險犯中,行為人著手實施該具體犯罪構成要件客觀方面的行為后,只有導致了該罪構成要件客觀方面的法定危險狀態(tài)才能構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導致該法定的危險狀態(tài)的,不構成犯罪既遂。
4、舉動犯。舉動犯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存在既遂形態(tài)與預備形態(tài)及預備階段的中止形態(tài)之別。
二、犯罪未遂的量刑是怎樣?
對于如何處罰犯罪未遂。各國有不減主義、必減主義和得減主義之分。不減主義,即不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因為未遂犯的主觀惡性和既遂犯并無區(qū)別。必減主義,即必須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因為犯罪未遂形態(tài)畢竟沒有完成犯罪,并且往往沒有實際造成危害結果。得減主義,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由法官斟酌裁定是否從輕、減輕處罰。
我國采取得減主義,《刑法》第23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三、犯罪未遂的特征有哪些?
1、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沒有得逞。對于結果犯,行為人僅僅實現(xiàn)了其實施犯罪的故意,沒有實現(xiàn)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結果的故意。對于實行犯,其實施犯罪行為的故意也沒有完全實現(xiàn),即行為人欲實施完畢的行為沒有實施完畢。不論行為和結果,都是刑法規(guī)定的作為犯罪客觀方面要件的必要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綜合上面所說的,犯罪既遂就是屬于犯罪的最終結果已經(jīng)產(chǎn)生,從而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處罰,但對于犯罪既遂中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但不管是哪一種執(zhí)法人員在進行判決的時候也需要有合法的證據(jù)才可以實施,從而才能讓違法才得到相應的處罰。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
結合犯的犯罪既遂根據(jù)什么判定?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框架是否要約定期限
2020-11-24返還草原的補償款是侵權糾紛嗎
2021-01-31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訴訟費用緩交的情況
2020-12-01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劃撥土地可以辦理他項權證嗎
2020-12-31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款如何規(guī)定
2021-02-19拆遷補償方案中的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