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犯盜竊罪辯護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一)被告人自動認罪、悔罪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庭審中,被告人自動認罪,且真誠悔罪,在公安機關能積極主動交待了自己參與的全部行為,配合公安機關的偵辦,并保證不再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第九條:“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的規定,辯護人認為被告人的自動認罪行為符合法律規定,建議對被告人從輕處罰。
(二)被告人積極退贓,沒有給受害人造成經濟損失,且取得受害人涼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23條規定,被告人案發后對被害人積極進行退賠,并認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三)被告人已步入老年,且身患多項嚴重疾病,必須長期依靠藥物來維持健康和生命,稍有不慎,便會有生命危險,非常不適合監內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21條規定:對于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慮其犯罪的動機、目的、情節、后果以及悔罪表現等,并結合其人身危險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從寬處罰。辯護人懇請法庭在審理本案時既體現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人性化,又體現了我們國家“寬嚴相濟”的刑法原則。能本著以人為本,司法人性化理念,量刑時能充分考慮被告人患多項疾病的事實,予以從輕處罰。
(四)被告人適用緩刑。
最高法院1996年的司法解釋規定,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并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刑法第72條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因此建議對其適用緩刑。
老年人的犯罪的辯護需要一定的基礎,但是只要符合有關條件都是可以進行的,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需要自己按照既定的標準進行合理的規范,否則事情的處理就會存在不少的爭議,但是在有關的操作上需要自己依據實際進行分析,確保自己的核心利益。
可以擔當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如何保障律師辯護權?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房產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16賄選能否行政處罰
2021-01-04怎么查第三方支付牌照
2020-11-17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