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多數土地的使用權都歸于國家,但是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公民可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方法。但是雖然土地轉讓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依舊有不少民事主體,不知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式有哪些所以律霸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下列相關信息。
一、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式有哪些?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方式
1、出售;
2、交換;
3、贈與;
4、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入股;
5、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權,另一方提供資金合作建房;
6、因企業被收購、兼并或合并,房地產權屬隨之轉移的;
7、以房地產抵債的;
8、其他(繼承)。
二、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除一般的民事行為生效要件外,尚須如下特別要件: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并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于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 25% 以上,屬于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3)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4)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
(1)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有建筑物的,要約定建筑物轉讓的內容;
(2)向縣以上國土部門提交轉讓申請;
(3)國土部門依法審查批準,審查內容為是否符合轉讓條件、與出讓限定條件有無實質性沖突、是否改變土地用途、成交價格是否合理,必要時進行國有土地使用權估價;
(4)繳納土地增值稅、契稅、營業稅等有關稅費;
(5)登記發證。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
(1)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有建筑物的,要約定建筑物轉讓的內容;
(2)向縣以上國土部門提交轉讓申請;
(3)國土部門依法審查批準,審查內容為是否符合轉讓條件、是否符合城市規劃要求;
(4)受讓方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繳納土地出讓金,或經批準不需辦理出讓手續而將轉讓費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
(5)繳納土地增值稅、契稅、營業稅等有關稅費;
(6)登記發證。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在實施土地買賣行為之后,是需要按照既定的規定繳納稅額的。根據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知道,并非所有的方式是可以任意選擇的,轉土地之前,需要確定自己滿足條件。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2020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如何協助追賬
2021-03-14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