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犯罪的主體資格問題
(一)什么樣的單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犯罪主體是否適格,是認定構成犯罪的前提或基礎。修訂后的刑法第30條對單位犯罪作了以下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中對單位作出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由此可見,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但因其過于籠統而缺乏可操作性,對于哪些單位能夠成為犯罪主體,理論與實踐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單位犯罪的主體資格的取得,決定于該組織是否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即是否具有法人資格。
另一種觀點認為,“單位犯罪”與“法人犯罪”不能等同,其外延大于“法人犯罪”。我國刑法第二章第四節明確使用了單位犯罪的概念。立法者在制定刑法的過程中明確舍棄法人犯罪的概念,是因為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期,非法人組織參與經濟活動是普遍現象,如果將犯罪主體囿于法人,無法實現用刑事法律規制社會組織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立法目的。
所以,我國刑法第30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不限于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也包括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二)“一人公司”能否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2006年1月1日起實施的修訂后的《公司法》創設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的本質特征在于其人格獨立性,具有商事法律主體資格。但對一人公司犯罪屬單位犯罪還是自然人犯罪存在爭論。否定論認為,一人公司犯罪中,公司意志其實就是股東個人的意志。單位犯罪是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而一人公司犯罪謀取的非法利益完全歸屬于單一股東個人,故不應認定為單位犯罪,而應以自然人犯罪論處。有學者認為,一人公司有獨立的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并且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其單一股東就其實際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具有法人資格,這是構成單位主體的前提條件。
其次,一人公司符合刑法規定的單位犯罪主體的定義。一般認為作為犯罪主體的單位應同時具備組織性、獨立性、合法性的特征。一人公司具備公司法所要求的企業組織結構形式;具有獨立支配的資產或資金,具備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依法成立并經工商執法機關批準。所以,完全符合單位犯罪主體的特征。筆者也持此種觀點,但同時也認為存在一些例外,即不能完全、簡單認為凡是一人公司犯罪都是單位犯罪。
對于合法、有效成立的一人公司,在公司法上被否定人格后是否還構成刑法上的單位犯罪主體,還要作具體分析。一是,只要一人公司在人格被否定后其法人資格尚存,并且一人公司并非由于該犯罪行為而被揭穿面紗,完全可以構成刑法上的單位主體,例如一人公司股東濫用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而被法院判決負無限連帶責任,從而構成公司法上的人格否認,但公司依然存在,這時如果公司實施了偷稅行為,構成犯罪,就仍然是單位犯罪主體,而不能以股東自然人犯罪論處;二是如果一人公司因為實行特定犯罪行為而被否定法人人格,那么對該公司股東只能以自然人犯罪追究相關的刑事責任,例如一人公司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資以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利益,數額巨大,其不僅在公司法上被否定法人人格,在刑法上也將以自然人犯罪受到懲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告知后可否再次申請
2021-03-06住宅室內裝修禁止行為有哪些
2021-01-18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