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可從哪些方面辯護
反駁公訴機關提出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即論述和證明公訴機關并沒有用證據充分證明被告人實施了犯罪行為。
案件事實辯護又可以分為:
1、不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辯護,常見的做法有:
(1)陳述或證明被告人不具備法定的犯罪主體要件。
(2)陳述或證明被告人主觀上不具備犯罪故意或犯罪目的。
(3)陳述或證明被告人客觀上未實施犯罪行為。
(4)陳述或證明不具備某些犯罪構成所要求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后果。
2、阻卻違法性事由辯護
一般有:被告人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被告人因其他原因(精神原因)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被告人有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或意外事件等情形。
3、情節辯護
根據案件事實,辯護律師提出被告人具有初犯、自首、立功、坦白、被害人過錯、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在共同犯罪中的從屬地位、受威脅犯罪等有助于從輕處罰的事實和情節。
二、故意傷害罪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分清故意傷害罪與殺人罪的界限。兩罪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如果行為人沒有這種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身體健 康的故意,即使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定故意傷害罪;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殺人罪(未遂)。
2.分清故意傷害罪與過失致人重傷罪的界限。過失重傷罪在主觀上是過失的,而且法律要求必須造成他人重傷的結果才能構成犯罪,而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是故意的,即使致人輕傷,也構成故意傷害罪。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不一定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情況,如刑法關于強奸婦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規定和搶劫 致人重傷、死亡的規定等,這些都屬于刑法的特殊規定。根據特別規定優于一般規定的原則,刑法有特別規定的,一律適用特別規定。
在我國相關的犯罪者,牽涉故意傷害罪時,應根據相關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辯護。我國的法律規定這類人員在進行辯護時,應積極的提供相關的證據,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相應的辯護,我國的檢察部門進行相應的審理和判決這類違法案件。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罪沒有構成輕傷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流男方賠償多少合理
2020-12-04附條件的租賃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0-11-30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