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刑事無罪辯護有什么條件?
一、被告不具有主觀要件
犯罪或由故意構成,或由過錯構成。以故意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主觀故意而不構成該故意犯罪。以過失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過失而不構成該過失罪。既無故意也無過失則不構成任何犯罪。
二、被告不是犯罪主體
犯罪還須同時滿足刑法規定的主體要件。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除犯故意殺人、故意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項罪名以外的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十八條規定,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時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
三、被告犯罪行為不足
“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等法定基本原則作為刑事審判的基本原則,《刑事訴訟法》確定了無罪推定的原則。證據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或證據鏈條脫節,將影響犯罪事實的認定,應該進行無罪辯護。
四、辦案機關程序違法
違反法定程序取得的證據難以保證其真實與公正性,用以證明案件事實極有可能出現差錯。《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明文規定:“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此,對沒有履行法定告知義務或違反程序取得的證據應堅決予以否定。
五、刑法不認為是犯罪
如《刑法》第十三條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為罪;《刑法》第十六條規定,因“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原因造成的危害行為不為罪;《刑法》第二十條規定,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
六、刑法不予追究
有些行為,雖然給權利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但由于其特殊原因,不追究刑事責任。如《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已過追訴時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四)項規定,自訴案件受害人不或撤回起訴的,不予追究。
綜合上面所說的,做無罪辯護一般是被告人已判有罪,而又找到了新的證據證明自己是無罪的所給的辯護權利,但是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而且此證據也是必須要有法律依據, 這樣法院才會進行受理,從而保護自己的利益和權益。
盜竊罪無罪辯護
故意傷害罪無罪辯護小技巧
故意殺人罪辯護律師怎么做無罪辯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商業保險利益怎么分
2020-12-01高空墜物是否構成過失犯罪
2021-02-08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怎么辦
2020-12-21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