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教唆罪的概念是什么?
教唆罪,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實施自己的犯罪意圖。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關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應當是具有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構成共犯關系,只對教唆人單獨定罪量刑。
二、教唆犯的具體判決
對于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的規定,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教唆他人犯罪,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所謂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實際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對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實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處罰上也應有所不同,對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按照刑法關于主犯的處罰規定處罰。
2、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的發育不夠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易受壞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為了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擊壞人對他們的腐蝕,法律作了特別規定。
3、如果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所謂“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沒有起到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意圖,實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沒有實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沒有實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危害結果。二是被教唆人沒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論哪一種情況,都是教唆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沒有實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為尚未造成實際的危害結果,或者雖造成危害結果,但與其教唆行為沒有因果關系,因而對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其實,輕而易舉的就在他人的教唆下去實施犯罪的這些人還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就算是當時受到了他人的威脅,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余地了,可是在這一過程中也應該保持理智的心態學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求救,而不是讓有些心術不正的人拿自己當槍口,并且,我們都要知道,教唆別人犯罪,自己也是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教唆犯處罰原則是什么 教唆犯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教唆犯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販毒拘留一般是多少天 教唆未成年人販毒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