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問題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了共同犯罪的定義,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該條款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的三個要件:
(1)二人以上,必須是兩個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或者單位;
(2)共同的犯罪行為,從犯罪的客觀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指向同一個犯罪事實,彼此聯系,互相配合,他們與犯罪結果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
(3)共同的犯罪故意。從犯罪的主觀方面來看,構成共同犯罪必須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謂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認識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和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從共同犯罪的主觀方面來看,人員與肇事者明知已經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人員仍唆使、幫助肇事者“逃逸”,主觀上是故意的;肇事者在上述人員的唆使、幫助下對“逃逸”行為主觀上也是故意的,即他們對“共同逃逸”行為主觀上都是故意的。但能否因此就認為他們的“逃逸”行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呢?其實剛才分析的車輛的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與肇事者的主觀故意僅是對“逃逸”行為而言的,可得知,“逃逸”行為僅僅是交通肇事罪的一個量刑情節,而并不是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節。換句話說,交通肇事的“逃逸”行為僅對本罪不具有定罪層面上的意義。行為人對“逃逸”行為的共同故意,是重大交通事故發生以后,行為人為了自己或他人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僅以行為人對“逃逸”行為的共同故意,就認為他們是交通肇事共同犯罪的故意是不妥當的。
律霸小編提醒您,交通肇事后,車輛的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行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