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共同過失犯罪的意義
(一)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的工業化進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在許多生產、經營領域,分工日益精細,任何一個環節稍有疏漏,都將導致嚴重的危害后果,過失犯罪所占的比例有逐步上升的趨勢。新聞媒體經常報導的礦難、重大交通事故、劣質工程事故、食品安全衛生事故、重大醫療事故等。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令人觸目驚心。這些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監管部門、生產部門相關責任人員未履行共同注意義務導致的。依單個過失分別處罰是不恰當的。在這種情況下,對于社會生產、生活中有相互分工、協作、依賴關系的行為人,適用共同過失犯罪的有關理論。追究共同過失刑事責任,有利于促使他們提高警惕,積極履行共同注意義務,減少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維護社會安全。
(二)符合現代過失犯罪理論的發展趨勢
近一百年,是西方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高度發展的一百年,同時也是西方過失犯罪理論日益受到重視、有諸多創新的一百年。西方刑法理論界在過失犯罪方面發展了“危險分配”、“依賴原則”、“被允許的危險”等理論來修正和完善傳統的過失犯罪理論,過失犯罪理論正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完善。例如,日本在二戰前不承認共同過失犯罪,但在二戰后,伴隨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法院逐漸出現了承認過失共犯的判例。而且多發生在交通、公共安全、機械工業等領域。
(三)能夠完善傳統的共同犯罪理論
我國傳統的共同犯罪理論,是建立在共同故意犯罪基礎之上的,以共同故意的主觀狀態作為評價對象。共同犯罪較之單獨犯罪有著更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因為各參與人往往事先策劃,各有分工,互相配合,作案后互相包庇,采取種種手段消滅罪證,逃避偵查,因此各國刑法在規定單獨犯罪之外,無一例外地對共同犯罪給予特別評價。共同犯罪理論的本質一方面在于解釋當數個人對侵害對象進行侵害的情況下,是否有必要作為一個整體對侵害對象的危害負責,也就是是否需要適用“部分行為全部責任”;另一個方面,便是要將那些數人犯罪行為雖然針對同一對象同時發生,但卻不能共同承擔責任的情形排除在共犯之外,僅成立為單獨犯罪。
共同過失犯罪是不同于共同故意犯罪的一種特殊犯罪形態,不能將二者毫無區別地適用同—理論。有必要對共同過失犯罪專門進行研究,同時借鑒共同故意犯罪某些早已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定罪量刑的原則。
二、共同過失犯罪成立的理論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把孩子藏起來,阻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1-14擔保書有效期多久
2021-01-19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5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