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減刑是《刑法》中的一項特別規定,是指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限制減刑并不是不能減刑,而且要在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上從嚴掌握。
《刑法》
第五十條第二款: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被減為無期徒刑的,或者因有重大立功表現被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應當比照未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上從嚴掌握。
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適用于累犯以及實施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后,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限制其兩年緩期執行期滿依法減刑之后的實際執行刑期的情形。
一是犯罪情節的考量。犯罪情節是指犯罪的情狀,分為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這里參酌的是量刑情節。具體包括犯罪的時間和地點、手段和方法、犯罪的動機、犯罪對象的具體情況、在共同犯罪中所處的地位與所起的作用以及犯罪影響等。
二是人身危險性的甄別。人身危險性最基本的含義,是指再犯可能性。在刑罰領域,對人身危險性把握最為糾結,它是一種推斷,具有較強的主觀主義色彩。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從以下環節予以考慮:行為人言行(即其言行中所表現出來的危害社會的思想品質),行為人年齡、心理、生理狀況、個人氣質、經歷、道德觀念、教育程度,犯罪前的表現與犯罪后的個人態度以及行為人的存在對社會所構成的潛在威脅等。
三是其他因素。主要指行為人是否獲得被害人及被害人近親屬的諒解以及受犯罪影響范圍內民意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打什么電話
2021-02-10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