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構成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下列四種情況下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后又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罪行的,不構成自首:
1、罪行極其嚴重;
2、主觀惡性極深;
3、人身危險性極大;
4、惡意利用自首規避法律制裁者。
二、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如何認定,主要內容如下:
1、逃逸人主動到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投案并如實交待罪錯事實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電話向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報案,等候處理并如實交待罪錯事實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門或當地有關部門報案,等待接受處理的。
三、關于幾種常見情形的認定和處理
肇事者被毆打或者面臨被毆打的實際危險而逃離事故現場,然后立即報警并接受公安機關處理的,可以不認定為逃逸。此種情形需要有足夠的事實依據和證據存在,才能采信被告人的辯解。逃離事故現場后具備報警條件不及時報警,具備投案條件而不及時投案的,應當認定為逃逸。如果是因為出了事故內心恐懼而逃離事故現場的,或者為了逃避酒精檢測等而逃離事故現場的,均應認定為逃逸。
肇事者接受公安機關處理后,在偵查、起訴、審判階段為躲避責任經傳喚不到案,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期間逃跑,實質是一種逃避偵查、起訴、審判的違反刑事訴訟程序的行為,均不宜認定為逃逸,但應當酌情從重處罰。
肇事者離開事故現場逕直去公安機關投案,不影響事故責任的認定,且事故損失沒有明顯擴大的,可以不作為逃逸處理。肇事者逃逸后,途中害怕被加重追究刑事責任而到公安機關投案的,仍然應當認定為逃逸,其中如實交代罪行的,可以認定為自首。認定是否直接去公安機關投案,不能僅以被告人辯解為依據,應當根據離開現場后的行走線路、時間長短以及是否具備報案條件等因素綜合判定。無法認定直接去公安機關投案的,以逃逸論。
肇事者肇事后雖然采用打電話等方式報警,然后逃離事故現場的,或者逃離事故現場后打電話報警的,仍然應當認定為逃逸。但因為有報警行為,可對其酌情從輕處罰。
造成人身傷亡的,肇事者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如果是為了搶救傷員而離開現場,不認定為逃離事故現場。但是如果肇事者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沒有報警并接受公安機關處理,而是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的,應當認定為逃逸,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肇事者具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二條第二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又有逃逸行為的,逃逸行為應作為法定加重情節,對肇事者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個量刑檔次,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內量刑。但根據《解釋》第二條第二款第(六)項規定因交通肇事后逃逸而構成犯罪的,由于逃逸已成為構成犯罪的要件,不能重復評價為加重情節,故對肇事者只能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個量刑檔次,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內量刑。
在司法實踐中,駕駛人員在發生交通肇事后,應當嚴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對傷員進行積極的救治,因為如果逃逸而出現傷員沒有及時治療而傷亡的,還可以按照故意傷害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認定,需要進行從嚴從重的判決和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償嗎?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拆遷出嫁女戶口還在本村如何安排
2020-11-11婚前房產婚后拆遷所得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4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措施
2021-01-05老房倒塌了拆遷是否有安置房
2020-12-08北京拆遷相關政策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