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土地征收時,安置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
農村土地征收時,安置補償協議應該跟負責拆遷工作的政府,合同簽約主體也是合同關系的主體,又稱為合同當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p>
二、農村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簽訂主體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訂立拆遷補償協議的主體是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
1、由于被拆遷房屋分為私有房屋和公有房屋,所以當拆遷對象為私有房屋時,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所有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而當拆遷對象為公有房屋時,拆遷人則應當與房屋使用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當房屋拆遷的對象為租賃房屋時,所涉人員范圍較復雜,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所有權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2、房屋征收部門的主體可以是誰。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是事先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部門。
3、村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從我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和第三條列明的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2)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3)調解民間糾紛;
(4)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5)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p>
村委會不屬于政府下屬部門,其職能也不包括房屋征收拆遷。加之,房屋征收補償協議屬于行政合同。因為,它是政府為了實現公共利益,利用自身相應特權與被征收人協議,雙方的地位不平等,且遵循的是行政規則。
對于大多數的普通農村的老百姓來說,他們所理解到的拆遷補償發放就是以貨幣的形式來進行,但實際上在此之前還需要進入很多的環節,比如說簽訂一些征收協議的,在簽訂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起見,必須要將所有的約束條文都看清楚之后再簽。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宅基地使用權人土地征收如何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9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軍婚的法律制度規定有哪些
2020-12-04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