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與名牌類似的包裝構成不正當競爭嗎
擅自使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包裝構成不正當競爭。因為使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品牌相混淆,容易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品牌而購買,這樣不僅會給該知名品牌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會給其帶來損失。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構成要件
一,行為主體為經營者。經營者是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這里所說的經營者強調的是從事了經營活動的主體,而不論其是否有法定資格或能力。這里所說的主體包括一般主體和特殊主體,后者包括非法經營者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
二,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四,行為主體存在主觀過錯。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定義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不正當競爭行為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舉不勝舉。所以,各個國家的競爭法律制度往往首先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概括性的規定,然后再具體列舉出典型的、突出的、在一定時期內比較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明文加以禁止。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
中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列舉規定了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四種屬于限制競爭行為,另外七種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分別包括市場混淆、商業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低價傾銷、違反規定的有獎銷售、商業毀謗。
因此,在宣傳活動中,借用他人的商標提升自己的美譽度,以及搭便車利用知名商標宣傳自己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這種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如果您還有這方面的其他疑問,可以到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家庭冷暴力
2021-03-05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房產公司拆遷補償能否抵減收入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