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用他人身份詐騙怎樣量刑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冒用他人身份實施詐騙活動的,怎樣量刑要依據詐騙的數額而定,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對詐騙罪的非法占有該怎么認定
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影響到是否構成詐騙。因此,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常常是詐騙案件辯護的關鍵。在筆者辦理的數起詐騙案件中,筆者均是抓住這個關鍵實現辯護成功,為當事人爭取到無罪釋放。
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屬于主觀方面的內容,在司法實踐中采用推定的方式來認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在長沙召開的全國法院審理金融案件工作座談會上形成的會議紀要對金融犯罪案件中認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明確的規定,此規定雖然是針對金融詐騙案件,實際上對于普通詐騙和合同詐騙也可以參照適用。上述紀要規定:
根據司法實踐,對于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對于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單純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金融詐騙罪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冒用他人身份實施詐騙活動的,怎樣量刑要依據詐騙的數額而定,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