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刑事責任人病發時要負刑事責任嗎
答案是需要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的。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有哪些
法律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社會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是指刑法中規定具有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的主體。刑法規定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包括四種情況: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歲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也屬于完全不負刑事責任階段)
3、盲人
4、又聾又啞的人
什么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
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的規定,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必須達到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年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這里應負擔的刑事責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責任。
2、必須具備完全的辨認和控制能力。
這里的“完全”指的是行為人所擁有的能力是非部分的,不殘缺的。比如,有間歇性精神病的行為人就不具備完全的辨認和控制能力,也就不能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首先,在一般意義上,年齡的大小反映了其體力和智力的成熟程度,也反映了其是否具有相當的社會知識、經驗以及守法意識。所以,是否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是判斷行為人是否能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的必要條件。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于一般犯罪,必須年滿16周歲才能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而對于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惡性犯罪,只要年滿14周歲即可認為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應負完全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經過嚴格的認定,要是行為人屬于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話,此時只有在其精神狀態正常的情況下,實施犯罪行為的,那么才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若屬于間歇性精神病人,剛好在發病的時候犯罪,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滯納金是否有效
2021-02-23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