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滯納金是否有效
有效。
其實民事合同中的滯納金在法律上不應稱之為滯納金,由于民間法律意識淡薄,大家都叫它滯納金,其實法律上而是稱它為違約金。
1、當事人在協議中約定了滯納金可以視為違約金。違約金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應當向對方支付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3、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4、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因此,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是合法的,但是約定的違約金數額過分高的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法律規定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里有針對逾期付款的行為做了約定,而買家是真的有逾期付款的情況發生,賣家是可以根據自己遭受到的損失來維權。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給滯納金但是對方又不給的時候,維護自己權益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幫助自己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隱瞞病情入職,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5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