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征用耕地的面積計算。征地前被征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十五分之一公頃的,從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征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的百分之七十計算;
3、征用未利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二、土地補償費法律規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征地補償標準應當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具體的建設情況來制定,應當體現出部分差異性,這其實是被法律所承認的。需要注意的是征地補償的安置費對征用對象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標準,其補償標準的主要依據應當在相關法律規定的范圍,避免違反法律而造成征地補償糾紛。
關于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
靖江市拆遷被征地,如何進行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糾紛怎么調解
2021-03-03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