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權案一審勝訴,造謠如何量刑
該事件的起因是某傳媒公司在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對某明星進行惡意的詆毀和侮辱,侵犯了該名聲的聲譽權,該明星委托律師對該傳媒提起刑事訴訟,目前該案件已經判決,法院一審判決該明顯勝訴。
而對于虛構、捏造事實造謠的行為,會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被人在網上匿名誹謗怎么維權
在網上遭遇他人誹謗的話,此時作為受害一方應及時與相關網站聯系,要求其及時刪除誹謗信息。同時可以通過報警的方式來維權,因此遭受損失的話,可以要求誹謗者承擔賠償責任。
遭遇他人網上匿名誹謗的情況,可以這樣做:
首先可以先和網站聯系,要求網站刪除。
如果網站接到你的通知仍然不刪除侵權的留言,此時網站就損害擴大的部分,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然后你可以向法院起訴網站。
被他人在網上誹謗屬于侵犯自身的名譽權,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和《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包括賠償損害、賠禮道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受害一方通過訴訟來解決問題的話也是可以的,不過在索賠方面如果不知道如何確定金額,對于自己權益最大化可能會有影響,比如原本可以獲賠5萬元,結果只能拿到5千元賠償。在此建議通過訴訟解決侵權損害賠償的當事人最好可以找個詆毀誹謗他人專業的律師商量對策,尤其是因誹謗導致損失慘重的情況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而對于虛構、捏造事實造謠的行為,會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能按照曠工處理嗎?
2020-12-31掛名股東是否可以享有股東權益
2021-02-20女童眼睛被塞紙片,學校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07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