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農民在取得了征地補償之后,可能會產生一些疑問,尤其是對領取征地補償的過程,那么征地補償款發(fā)放到位發(fā)放流程是什么?根據相關的標準,如果土地是直接由農民使用的,那么也就會將征地補償直接發(fā)給農民。想請我們一起來通過下面的文章了解。
一、征地補償款發(fā)放流程是怎么樣的
土地是農民使用的,直接發(fā)放給農民。土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發(fā)放給集體經濟組織。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guī)定,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費的所有者所有。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的規(guī)定召開村民會議,在所有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平均分配此款。如不分配給村民,則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員,可單獨或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要求支付相應份額。
1、土地補償款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征用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補充:征地統(tǒng)一年產值標準是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以市、縣行政區(qū)域為主),綜合考慮被征收農用地類型、質量、等級、農民對土地的投入以及農產品價格等因素,以前三年主要農產品平均產量、價格為主要依據測算的綜合收益值。
2、注意土地安置費是另外計算的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被征用的耕地數量÷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fā)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律師提醒:土地安置費必須專款專用,任何人不得截留挪用
3、歸集體的補償款,也得按村民意愿發(fā)放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的規(guī)定召開村民會議,在所有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平均分配此款。如不分配給村民,則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員,可單獨或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要求支付相應份額。
在看過本篇文章之后,也就是說關于征地補償的一些發(fā)放流程,我們就能夠知道應該是什么樣的,并且農民朋友們應該也就了解了,關于征地補償的發(fā)放,想要了解更多的關于征地補償款發(fā)放到位發(fā)放流程是什么,請隨時咨詢小編。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征地補償協(xié)議書是怎樣寫的?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撫恤金與遺產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3-05交通事故定責后可以申訴嗎
2020-12-06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公寓房產權能否續(xù)期
2020-12-15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