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大力搞城鎮建設,不少農村土地被占用,對于失去耕地的農民,政府部門要給予一定補償。征地補償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國多部法律都對此進行了規定。征地部門也要嚴格按照程序發放補償款。那么征地補償發放程序是怎樣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講一講。
一、征地補償發放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是農民使用的,直接發放給農民。土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發放給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費的所有者所有。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的規定召開村民會議,在所有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平均分配此款。如不分配給村民,則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員,可單獨或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要求支付相應份額。
二、征地補償標準是如何制定的?
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補償費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具體規定。屬于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可按該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6倍計算,征用無收益的耕地不予補償。征用柴山、灘涂、水塘、葦塘、經濟林地、草場、牧場等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標準為該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
綜上所述,征地部門發布征地公告后,要組織群眾聽證,討論征地補償方案。確定下來后,農民要和征地部門簽署一份補償協議書,將注意事項寫清楚。然后征地部門就可以按照協議條款,發放具體的補償款。這些征地補償發放程序,要嚴格執行,不能省略,一旦引發征地補償糾紛,雙方也要通過合法合理的手段解決。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2020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的減刑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03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