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法律明文規定,當地政府為了某種利益的需要,是可以征收屬于公民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但是征收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在土地征收后,需要按照土地的原用途向被征地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為了規范政府的支付行為,相關國家單位制定了征地補償支付管理規定。
一、征地補償支付管理規定有哪些?
關于征地補償費的支付時間問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土資源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對此問題有明確規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5條規定:“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征地補償費應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支付到位。為了保證農民能夠得到自己的征地補償費,首先,要求建設項目將征地補償費足額列入項目投資概算。其次,征地批準后,市、縣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確定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將應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費,直接支付給農民個人,不再通過鄉、村等環節支付,防止截留、挪用征地補償費問題。最后,健全反饋制度,要求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在規定時間內向部、省報告征地補償費用落實到位等批后實施情況,切實加強征地批后實施監管。
二、征地補償費如何發放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在政府進行征地之后,需要采取適當的方式,在征地方案批準后三個月內一次性發放,且同時需要對被征地者進行統一安置。若不需要安置的,政府需要提其繳納社保。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補償費用的發放方式是存在差異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
2021-03-02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