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對交通事故承擔全部責任。交通肇事逃逸一定會承擔全部責任嗎?這個規定是否公平合理?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在實踐中,發生道路后,如果駕駛員逃逸,大部分會被認定在交通事故中承擔全部責任,法律上的依據主要是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另外還有公安部的規章《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薄?a href='http://www.6065bob.com/tiaoli/27.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表明了立法上對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原則是根據交通事故的當事人的各自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所起的作用及過錯的程度來確定個當事人的事故責任。
這原則規定要求認定事故責任應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考慮,即客觀行為和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程度對發生事故所起作用。在主觀上就是有過錯有責任,無過錯無責任,僅一方有過錯則一方負全責,因兩方或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當根據其行為的客觀作用和主觀過錯程度,分別承擔相應的主責、同責和次責。然而,現行法律上的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還算是比較客觀、合理,因為該條規定還有一個但書條款:“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倍膊康囊幷隆督煌ㄊ鹿侍幚沓绦蛞幎ā返谒氖鍡l第一款第一項對逃逸行為在事故認定中的界定則過于主觀,和法律和行政法規相違背,同時也不符合侵權行為法的基本法理。遺憾的是,實踐中大量的事故認定書,交通部門都只引用了《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直接認定逃逸的駕駛員負全部的責任,鑒于此,有必要分析一下該規定對逃逸的駕駛員是如何不公平的。
第一、正確認識交通事故中逃逸行為性質是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前提和基礎。交通事故逃逸行為往往是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的短時間內,而駕車或棄車逃離現場的行為。逃逸行為雖然客觀上表現為事故發生后駕車或棄車逃離現場,但主觀上表現卻有不同表現:或者出于逃避法律責任,或者避免受到受害人家屬毆打和攻擊,或者是心里的極度恐慌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逃逸行為本身的主客觀內容卻與事故的主客觀內容完全不同,它們由兩個相對獨立的行為構成,在發生的時間上也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時段。逃逸行為是事故發生后駕駛員出于上述各種心理而為的逃避行為,是駕駛員對發生交通事故后處理的態度,并不是對交通事故發生的態度,是一種事后行為。而正確認定交通事故的原則的主客觀要件是應當針對事故發生時的駕駛員的客觀行為和駕駛員對事故發生的主觀心態,并未涉及到駕駛員對事故發生后逃逸行為的主客觀要件。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的發生只能基于駕駛員的主觀心態和客觀行為,而事后的逃逸行為都是事后駕駛員在主觀心態下支配下的行為,如果以事后行為作為認定行為人在事故發生時的過錯程度,顯然是把駕駛員事后的主客觀行為作為事發時的主客觀行為來看待的,這樣將使責任認定失去了基本的前提。
第二、實踐中,交警部門往往把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后果完全轉嫁到逃逸當事人身上,這不僅部分體現了交警部門的不作為,也部分違背了合法、公正的原則。交警部門對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按照規定應當包括兩個部分:首先是事實部分,最后才是結論部分。事實部分是指交警部門在勘驗、檢查現場,調查詢問后查證的事實。該事實是經還原后的交通事故發生的本來狀況,是一種客觀結果,本身沒有主觀性,因而應當是客觀、公正的。結論部分是指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調查所得到的交通事故事實作出直接影響當事人權益的認定,交通事故認定結論在證據學上應歸屬于鑒定結論,該鑒定結論作為民事或刑事案件中的證據使用將深刻影響法官對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如果作為證據使用的事故認定結論不能從據以作出結論的事實上加以審查,將無法保證證據的客觀性和合法性。因而事故處理行為的兩個部分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具有延續性的關系,交警部門在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情況下作出認定逃逸人承擔全部責任的結論顯然是違反侵權行為法下的證據適用規則的。事實上,無論逃逸人的逃逸行為對現場和證據造成了多大程度的破壞,調查交通事故的事實、作出事故責任認定都是交警部門作為行政機關的法定職責,在無法收集足夠的證據以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時卻將無法履行職責的后果全部歸責于逃逸當事人亦是不合法、不公正的。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之間的關系,希望小編整理的上述內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瀏覽!
交通肇事逃逸的要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嗎?
怎么理解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如何認定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假期已過不能上班公司要付工資嗎
2021-02-17農村搬遷每人補償多少
2021-01-20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違章建筑的拆遷流程是什么
2020-11-29企業如何建賬
2021-02-17婁底市墳墓遷移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2-27買房要做好核實房本和確認房主等工作
2021-01-14衡水征地價格新規定
2020-12-02拆遷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