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致殘十個級別的評定依據是什么?
交通事故致殘十個級別的評定依據是傷殘等級鑒定標準,當然這種鑒定等級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有專業的人員來進行一個做出的不能夠隨意的來開具,并且這種鑒定等級它直接影響到具體的賠償金額,不能馬虎。
二、具體等級,
(一)、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致:
1、神經功能障礙,日常活動能力輕度受限;
2、外傷性癲癇,藥物能夠控制,但遺留腦電圖中度以上改變;
3、輕度失語或構音障礙;
4、單側輕度面癱,難以恢復;
5、輕度不自主運動或共濟失調;
6、斜視、復視、視錯覺、眼球震顫等視覺障礙;
7、半身或偏身型淺感覺分離性缺失
8、一肢體完全性感覺缺失
9、節段性完全性感覺缺失;
10、影響陰莖勃起功能。
(二)、頭面部損傷致:
1、一眼低視力1級;
2、一側眼瞼下垂或畸形;
3、一眼視野中度缺損(直徑小于60°);
4、淚小管損傷,遺留溢淚癥狀;
5、眼內異物存留
6、外傷性白內障;
7、外傷性腦脊液鼻漏或耳漏;
8、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4枚以上;
9、口腔損傷,牙齒脫落8枚以上;
10、口腔或顳下頜關節損傷,輕度張口受限;
11、舌尖部分缺失(或畸形);
12、一耳中等重度聽覺障礙;或雙耳中度聽覺障礙;
13、一側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
14、鼻尖缺失(或畸形);
15、面部瘢痕形成,面積6平方厘米以上;或面部線條狀瘢痕10cm以上;
16、面部細小疲痕(或色素明顯改變)面積15平方厘米以上;
17、頭皮無毛發40平方厘米以上;
18、-骨缺損4平方厘米以上,遺留神經系統輕度癥狀和體征;或-骨缺損6平方厘米以上,無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19、頜面部骨及軟組織缺損8立方厘米以上。
(三)、脊柱損傷致:
1、頸椎或腰椎畸形愈臺,頸部或腰部活動度喪失10%以上;
2、胸椎畸形愈合,輕度影響呼吸功能;
3、胸椎或腰椎一椎體三分之一以上壓縮性骨折。
(四)、頸部損傷致:
1、瘢痕形成,頸部活動度喪失10%以上;
2、輕度影響呼吸和吞咽功能;
3、頸前三角區瘢痕面積20平方厘米以上。
(五)、胸部損傷致:
1、女性一側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2、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
3、肺破裂修補;
4、胸膜粘連或胸廓畸形。
(六)、腹部損傷致:
1、胃、腸、消化腺等破裂修補;
2、膽囊破裂修補;
3、腸系膜損傷修補;
4、脾破裂修補;
5、腎破裂修補或腎功能輕度障礙;
6、膈肌破裂修補。
(七)、盆部損傷致:
1、骨盆傾斜,雙下肢長度相差2cm以上;
2、骨盆畸形愈合;
3、一側卵巢缺失或完全萎縮;
4、一側輸卵管缺失或閉鎖;
5、子宮破裂修補;
6、一側輸尿管嚴重狹窄;
7、膀胱破裂修補;
8、尿道輕度狹窄;
9、直腸、肛門損傷,瘢痕形成,排便功能障礙。
(八)、會陰部損傷致:
1、陰莖龜頭缺失(或畸形)25%以上;
2、陰莖包皮損傷,瘢痕形成,影響功能;
3、一側輸精管缺失(或閉鎖);
4、一側睪丸缺失或完全萎縮
5、陰囊損傷,瘢痕形成50%以上。
(九)、外陰、陰道損傷致陰道狹窄,影響功能。
(十)、肢體損傷致:
1、雙手缺失(或喪失功能)5%以上;
2、雙手感覺缺失25%以上;
3、雙上肢前臂旋轉功能喪失50以上;
4、一足足弓結構破壞1/3以上;
5、雙足十趾缺失(或喪失功能)20%以上;
6、雙上肢長度相差4cm以上;
7、雙下肢長度相差2cm以上;
8、四肢長骨一骺板以上線性骨折;
9、一肢喪失功能10%以上。
(十一)皮膚損傷致癱痕形成達體表面積4%以上。
在日常生活當中交通事故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于司機違章駕駛或者是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違法違紀的行為,在這種狀況之下導致他人傷害的話,不僅僅有相關的刑事責任,還有就是民事方面的賠償,具體的需要根據他所做出的等級鑒定來判斷。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